小青瓦(又名蝴蝶瓦、合瓦)屋面的检修工作需针对其易松动、破损、渗漏等特点进行系统性维护,以下是主要检修内容及操作要点: 一、日常巡检(定期检查) 1.瓦片外观检查 重点部位: 檐口、屋脊、斜脊、天沟等受力集中或易积水区域的瓦片。 屋面交界处(如烟囱、管道周围)的泛水瓦片。 检查内容: 观察瓦片是否有裂缝、缺角、釉面剥落,尤其是搭接处的“瓦头”和“瓦尾”是否完整。 检查瓦片是否松动、移位或翘角,相邻瓦片搭接是否紧密(正常搭接长度应≥1/3瓦长)。 2.节点密封检查 脊瓦与坡面瓦连接: 查看脊瓦与小青瓦的搭接缝隙是否开裂,防水砂浆或密封胶是否老化、脱落。 泛水与防水层: 检查金属泛水板(如烟囱、管道根部)是否锈蚀、变形,与瓦片间的密封胶是否失效,有无雨水渗漏痕迹。 3.排水系统检查 天沟与檐口: 清理天沟内的落叶、杂物,检查檐口瓦是否下垂导致排水不畅,檐沟铁皮是否生锈穿孔。 顺水条与挂瓦条: 掀开局部瓦片,查看挂瓦条是否腐烂、松动(尤其是木结构屋面),顺水条是否位移或断裂。 二、针对性检修项目 1.瓦片更换与修补 破损瓦片更换: 用撬棍小心撬动破损瓦片周围的瓦片,避免损伤相邻瓦片。 取出破损瓦片后,检查挂瓦条是否完好,若挂瓦条腐烂需同步更换。 新瓦片需与原瓦片规格、颜色一致,铺设时用防水砂浆(或铜丝)固定,搭接处用密封胶填缝。 局部裂缝修补: 对于轻微裂缝(未贯穿),可先用钢丝刷清理缝隙,再注入硅酮防水密封胶,表面用与瓦片颜色相近的防水砂浆抹平。 2.节点密封修复 脊瓦缝隙处理: 剔除老化的防水砂浆或密封胶,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,干燥后重新填充1:2防水砂浆(掺5%防水剂),并覆盖耐候型密封胶。 泛水部位渗漏: 拆除失效的密封胶和泛水板,清理基层后重新铺设防水卷材(上翻≥250mm),安装新泛水板并用不锈钢螺钉固定,最后用密封胶封边。 3.结构加固 挂瓦条松动: 对木结构屋面,用防腐木螺钉将松动的挂瓦条重新固定在椽条上;若挂瓦条腐烂,需整根更换为防腐木或铝合金挂瓦条。 防滑抗风加固: 坡度>45°或台风地区,对未固定的瓦片补装铜丝或不锈钢钉(每片瓦至少1处固定点)。 在檐口前三排瓦和屋脊两侧瓦片,增设防风夹(不锈钢材质),通过螺栓与挂瓦条连接。 4.排水系统疏通 天沟清理: 彻底清除天沟内的沉积物,检查排水口是否堵塞,对锈蚀的铁皮天沟可涂刷防锈漆并覆盖防水卷材。 檐口瓦调整: 对下垂的檐口瓦,用木楔或垫片垫高挂瓦条,使瓦片恢复平整,确保排水坡度≥5%。 三、季节性专项检修 1.雨季前检修 重点排查屋面易渗漏点(如天沟、泛水、脊瓦),提前更换破损瓦片,修补密封胶。 测试屋面排水速度,确保雨水能在30分钟内排净,无积水现象。 2.冬季前检修 北方寒冷地区需检查瓦片吸水率(若>10%易冻裂),对吸水率超标的瓦片及时更换。 清理屋脊和瓦面上的杂物,防止积雪融化后渗入缝隙导致冻融破坏。 3.台风/暴雨后检修 全面检查瓦片是否被强风掀动、移位,补装脱落的固定件。 检查屋面整体稳定性,对松动的木结构或金属构件进行加固。 四、检修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,使用防滑梯具,禁止在瓦片上直接行走(需铺设脚手板)。 搬运瓦片时轻拿轻放,避免碰撞导致二次损伤。 材料匹配 更换瓦片时需使用同批次或同色号产品,避免色差影响美观。 密封材料需选用耐候型硅酮胶或丙烯酸酯密封胶,禁止使用普通水泥砂浆(易开裂)。 记录存档 每次检修后需记录时间、部位、维修内容及材料用量,建立屋面维护档案,便于追溯和定期维护。 五、大修与翻新建议 适用场景: 当屋面瓦片破损率>30%、挂瓦条大面积腐烂、防水层失效导致频繁渗漏时,需考虑整体翻新。 翻新步骤: 拆除全部旧瓦片及挂瓦条,清理基层。 重新做屋面防水层(如SBS卷材+水泥砂浆保护层)。 安装新挂瓦条(间距根据瓦片规格调整),铺设新小青瓦,重点做好脊瓦、泛水等节点处理。 通过定期检修和科学维护,可有效延长小青瓦屋面的使用寿命,保持其防水性能和传统建筑的美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