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瓦(如小青瓦、青筒瓦等)多为黏土烧制,材质多孔且易受环境湿度、温度、外力影响,仓库环境需从防潮、防损、通风等维度严格把控。以下是青瓦厂家仓库的具体环境要求及管理要点: 一、仓库选址与建筑基础要求 选址原则 地势要求:选择地势高燥、排水通畅的区域(避免雨季积水倒灌),仓库地面需高于室外地面30-50cm,周边设置排水沟(沟宽≥30cm,坡度≥5%); 避开污染源:远离化工厂、粉尘厂等易产生污染气体或粉尘的场所(粉尘堆积易堵塞瓦片孔隙,污染气体可能与黏土成分发生化学反应)。 建筑结构要求 屋顶与墙体:采用防水屋面(如沥青瓦或彩钢板),墙体做防潮处理(内侧涂刷防水涂料,外侧抹灰层添加防水剂); 地面处理:仓库地面浇筑10-15cm厚混凝土,表面铺设防潮膜(聚乙烯材质,搭接处重叠≥10cm),再铺设木质或钢质托盘(垫高瓦片离地面≥20cm)。 二、温湿度控制标准 温度要求 适宜范围:仓库内温度控制在5-35℃,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(高温易导致瓦片热胀开裂,低温环境下若瓦片潮湿易冻裂); 温差防护:夏季高温时可通过通风或安装排风扇降温(避免阳光直射仓库墙面),冬季低温前检查仓库密封性,必要时用保温棉包裹墙体。 湿度要求 关键指标:相对湿度控制在40%-60%,超过70%时需启动除湿设备(如工业除湿机,每100㎡仓库配置1台除湿量≥30L/天的机型); 防潮措施: 定期检查防潮膜是否破损,发现破损及时用胶带修补或更换; 梅雨季节或潮湿地区,在瓦片堆垛间放置生石灰袋(每立方米空间放置1-2kg)或硅胶干燥剂(定期更换)。 三、通风与光照管理 通风设计 自然通风:仓库两侧设置通风窗(面积≥仓库地面面积的5%),窗户安装防虫网和可调节百叶,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开启通风(避开高湿度时段); 机械通风:若自然通风不足,安装轴流风机(每50㎡仓库安装1台,功率≥0.37kW),每2小时开启一次,每次运行30分钟。 光照控制 避光存储:青瓦避免长期暴露在强光下(紫外线会加速黏土材质老化,导致瓦片褪色、强度下降),仓库屋顶可铺设防晒网(遮光率≥70%),或采用不透光彩钢板; 照明要求:仓库内使用LED防爆灯,避免使用白炽灯(散热高易影响环境温度),开灯时远离瓦片堆垛(距离≥2m)。 四、堆垛与防护规范 堆垛方式 底层垫高:用木质托盘(厚度≥5cm,承重≥500kg)或钢质货架垫高瓦片,托盘间距≥50cm,便于通风和搬运; 堆垛高度:小青瓦单垛高度≤1.5m,筒瓦≤1m(过高易导致底层瓦片受压破裂),每垛之间留出80-100cm通道,方便forklift或人工搬运; 堆垛方法:瓦片按“一顺一丁”或“品字形”交错堆放,筒瓦需横向堆叠(弧面朝下),小青瓦可侧立堆放(瓦面与地面呈45°角),顶部覆盖防水帆布(边缘用沙袋固定)。 防损保护 边缘防护:堆垛四周用泡沫护角包裹(厚度≥2cm),避免搬运时碰撞瓦片边缘; 防震措施:仓库地面铺设橡胶减震垫(厚度≥1cm),搬运设备(如叉车)行驶速度≤5km/h,避免急刹导致瓦片晃动。 五、防潮与排水管理 主动防潮设备 配置温湿度计(精度±5%RH),悬挂在仓库中部离地1.5m处,每2小时记录一次数据,超过阈值时立即启动除湿机; 潮湿地区可在仓库顶部安装喷雾式防霉剂装置(定期喷洒二氧化氯溶液,抑制霉菌滋生)。 排水系统维护 每月检查仓库周边排水沟,清除落叶、泥沙等杂物,确保排水坡度; 仓库门口设置挡水坎(高度≥15cm),坎内侧铺设吸水地垫,防止雨水倒灌。 六、虫害与鼠害防治 防虫措施 仓库门窗安装防蝇蚊纱网(孔径≤1mm),定期在墙角、通风口喷洒低毒杀虫剂(如氯氰菊酯,稀释浓度≤0.05%),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消杀一次; 避免在仓库内堆放食物或杂物,减少虫害滋生源。 防鼠措施 仓库墙体缝隙用水泥封堵,门口安装防鼠板(高度≥60cm),墙角放置超声波驱鼠器(覆盖范围≤100㎡/台); 每季度在仓库外围投放鼠药(需放置在带锁的毒饵站中),防止老鼠啃咬瓦片或破坏防潮设施。 七、消防与安全管理 消防要求 仓库内按GB50016标准配置灭火器(每50㎡设置1具8kg干粉灭火器),远离瓦片堆垛(距离≥1.5m),并安装烟雾报警器; 禁止在仓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,电气设备需符合防爆标准(如防爆开关、阻燃电线)。 安全操作规范 搬运青瓦时需佩戴手套(防割伤),使用专用夹具(如瓦片吊装架),禁止徒手搬运或抛扔瓦片; 定期检查货架和托盘的承重状态,发现变形或破损及时更换,避免堆垛坍塌。 八、日常巡检与记录 巡检频率 每日上班前检查仓库温湿度、瓦片堆垛是否稳固,地面是否潮湿; 每周检查防潮膜、通风设备、消防器材状态,记录瓦片入库与出库数量。 问题处理流程 若发现瓦片受潮泛碱,立即将受潮瓦片移至通风处晾干,并用软刷清除表面碱斑; 若瓦片出现裂纹或破损,单独堆放并标记“待处理”,及时联系厂家评估是否可修复或报废。